摘要:每天按摩1次,10次為1個療程。治療以上述穴位為重點,采用按揉拿捏等手法,以腕關節為中心進行治療。運用手法時可配合冬青油膏或解痙鎮痛酐等活血化瘀藥物,既可加強按摩的治療效果,又可保護患者的皮膚。
當今許多人的工作都與電腦為伍,長期下來,會發現自己有了鼠標手的癥狀,手指麻木、疼痛、活動不靈敏,這可愁煞了不少人。有沒有簡單易學、隨時隨地都能應用的方法來緩解鼠標手的癥狀?答案是肯定的,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這套按摩手法就能滿足大家。
腕管綜合征又稱腕管狹窄癥,系指腕部外傷、骨折、脫位、扭傷或腕部勞損等原因引起橫韌帶增厚,管內肌腱腫脹,瘀血機化使組織變性,或腕骨退行性變、增生,使管腔內周徑縮小,從而壓迫正中神經,引起手指麻木無力為主的一種病癥。我們常說的鼠標手就是腕管綜合征。
本病的主要癥狀有患者橈側3個半手指麻木或刺痛,夜間加劇,寐而痛醒,溫度高時疼痛加重,活動或甩手后可減輕;寒冷季節患指發涼、發紺、手指活動不靈敏,拇指外展,肌力差;病情嚴重者患側大小魚際肌肉萎縮、皮膚發亮、指甲增厚,甚至出現患指潰瘍等神經營養障礙癥狀。手部按摩治療腕管綜合征應以活血化瘀、舒筋通絡、行氣止痛為主。
【穴位選擇】
選擇大陵、內關、外關、陽溪、陽池、列缺、魚際、勞宮、合谷等穴位和痙攣刺激點及止痛點。
手部病理反應點
【反射區選配】
按摩腎、輸尿管、膀胱、肺、頸肩區等反射區。
【按摩手法】
1.按揉大陵、內關、外關、陽溪、陽池、列缺、魚際、勞宮、合谷等穴位各100~200次,按摩手法刺激力度適中,以得氣為度。
2.按揉或點揉腎、輸尿管、膀胱、肺、頸肩區等反射區各100次。
3.點揉痙攣刺激點、止痛點等反應點各100~200次。
4.掐揉上肢穴等全息穴100~200次。
每天按摩1次,10次為1個療程。治療以上述穴位為重點,采用按揉拿捏等手法,以腕關節為中心進行治療。運用手法時可配合冬青油膏或解痙鎮痛酐等活血化瘀藥物,既可加強按摩的治療效果,又可保護患者的皮膚。治療結束時要做適當的拔伸牽引,以松解粘連、滑利關節。
【注意事項】
1.對于急性期病情較重患者,應將患臂用硬紙板托住,呈功能位,用三角巾懸吊于胸前,松弛壓迫,減少運動。
2.急性期后,疼痛緩解,囑患者練習腕伸屈、臂旋轉、伸指握拳等,促使肌肉及肌腱的活動,防止廢用性萎縮和粘連。
3.患者每天可自行活動手腕數次,以促進血液循環。
4.患者應注意局部保暖,避免用冷水,防止受涼,可經常自行擦熱患部。
快速連結:骨科點點讚
R74ED41585DDFG